close

雙玄關門-台灣有個“嶺南美術館”
 衆所周知,廣州有一個嶺南畫派紀雙玄關門念館,而台灣也有一個“嶺南美術館”卻未必廣爲人知。近日,廣州學者盧潔峰到訪台灣“中央研究院”,意外地發現其中竟有一個專設的嶺南美術館,大有“他鄉遇故知”的感慨,並專此撰文詳細介紹了這個來自對岸的嶺南美術館。
  近日,筆者前往台灣的“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下同),做訪問研究。“中研院”是台灣的最高學術研究機構,文理兼備,學貫中西,僅對外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展示中心就有12座之多,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知識寶庫和學術殿堂。
  他鄉遇故知
 5月的台北,氣候宜人。白天陽光燦爛,早晚清風徐來。爲珍惜在“中研院”訪問研究的每一寸光陰,筆者每日黎明即起,趁早餐前的空隙,在院內散步“漫遊”、拍照。某日清晨,在“人文大道”北側有重大發現在一個矩形小庭院的入口處,赫然發現一塊“嶺南美術館”的標牌。
  我懷疑自己眼花,再三細看,才確認自己沒有看錯在台灣的"中研院"裏,竟然有一個嶺南美術館!
  嶺南、嶺南人、嶺南文化、嶺南美術等等,好像是我們廣東人的“專利”。誠然,廣州至今還沒有一個嶺南美術館。有道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在數千裏外的台灣,倒有一個貨真價實的嶺南美術館,這不能不令我感到驚訝和意外。

  嶺南美術館中午12點才開放。午飯後,懷著半是好奇,半是“朝拜”的心情前往參觀。
  嶺南美術館位于“中研院”近美大樓的三樓,其布展設計,可謂匠心獨運,設計者竟把嶺南園林的造景手段和嶺南園林的要素,搬進鋼筋水泥的現代樓房之中在二樓至三樓的第一段樓道一側的牆壁上,布置了三幅立軸式畫作,分別以“鷹”、“人”、“山水”三大內容展開嶺南美術館的敘述。

  在第一段樓道與第二段樓道之間的拐角處,用青石板砌築出一面頂天立地的石壁。石壁之上躍動著“嶺南美術館”5個遒勁大字。

  沿紅地毯鋪設的樓梯拾級而上,便是三樓的嶺南美術館展廳入口。入口不設具象的大門。只見其右側,以青岩石塊砌築出兩堵前後錯落的石牆。我理解這兩堵前後錯落的石牆,就是嶺南民居“樘栊門”的抽象當然,對于設計者的這一獨到心思,只有我們嶺南人才能神會了。

  嶺南美術館的玄關前擺放著三叢綠色的觀葉植物,予參觀者以綠意盎然的“嶺南印象”。

  嶺南美術館成立于2002年6月28日。陳列嶺南國畫家歐豪年教授以及海外諸收藏家捐贈的上百幅嶺南畫派名作,爲海峽兩岸第一座嶺南畫派的專業典藏館。“嶺南畫派”以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爲創始代表,並稱嶺南三大家。館內主要展示包括居廉先生與嶺南三大家等人的作品,現場展出70余幅字畫,並有三大家及趙少昂先生的雕像。

  參觀過程大有“他鄉遇故知”之感。遂不揣孤陋,即興在留言薄裏寫下一段感言:“在台灣,竟然有一個專門的嶺南美術館,令我驚訝,如此精心的保護,精彩的布展,實屬難能可貴,亦多少令廣東人汗顔。謝謝台灣“中研院”如此重視嶺南美術和嶺南文化!”

  台灣嶺南美術館創始人歐豪年

  “中研院”前任院長李遠哲在給嶺南美術館作序時,講述了嶺南美術館的緣起:“放眼世界一流學府和研究機構,不僅專注于學術本業之研究,更致力于文物與藝術品之蒐藏,諸如……本院成立伊始就以殷墟甲骨、青銅等收藏研究著稱……惟對于人文藝術之專門美術館尚付諸阙如,遠哲深以爲憾。某日與歐(豪年)教授提及此事,不意竟深得先生慨然允諾捐贈所藏嶺南書畫名家精品百件,內容以嶺南畫派開宗大家爲主,而以廣東其他近代名家爲輔,並包括其本人若幹作品,以當籌設美術館之奠基。”

  歐豪年,祖籍廣東吳川,17歲即師從嶺南畫派大師趙少昂,畢業于嶺南藝院。1970年定居台灣,執教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至今,並曾兩任美術學系主任行政工作,遂將嶺南畫風帶至台灣。現任台灣畫院院長、“中央研究院”嶺南美術館榮譽館長。

  過去的42年,歐豪年曾應邀數十度在中國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歐、美各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1990年至1991年,更以英、法、德、奧、荷、比、西7國博物館巡回展而載譽歐陸,有“台灣畫壇第一人”之譽。1993年榮膺法國國家美術學會巴黎大宮博物館雙年展特獎。爲中國畫獲此獎的第一人。

  1994年,歐豪年還以周甲之齡,榮膺大韓民國圓光大學榮譽哲學博士,及美國印地安那波裏大學藝術學博士,被推崇爲堅持東方人文精神之代表畫家。

  畫作之余,歐豪年更致力于嶺南藝術的傳播和兩岸的藝術交流。在“中研院”建立了“嶺南美術館”,還設立了“歐豪年文化基金會”。從2000年開始,每年舉辦研討會,探討中國水墨畫藝術的發展。2001年曾于上海美術館舉辦過“半世紀水墨創作展”。2005年5月,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問大陸時,還將歐豪年所作的“清濤晏海宇”圖,作爲見面禮,贈送給了胡錦濤總書記。

  經歐豪年42年的拓荒和耕耘,如今,嶺南美術已爲越來越多的台灣人所認識。歐豪年的弟子門生也成爲當今台灣畫壇的中堅力量。

  歐豪年曾在多個美術盛會中表示,廣東、台灣兩地的嶺南畫派都各有自己的畫風。兩地畫風各自不斷拓展,兩地畫家不斷往來,將會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目前,台灣的這座嶺南美術館,已經成爲台灣與大陸藝術交流的一個重要場館。

  “本地姜”要辣

  其實,廣州美術界的有心人也曾經做過大量的工作和努力,早在1991年,就在廣州美術學院內成立了一個“嶺南畫派紀念館”。在台灣嶺南美術館建立整整6年後的2008年4月,廣東在東莞可園建立起一個嶺南美術館。

  然而,在廣東、廣州,鮮見具象的“嶺南文化”專門場館;城市建設的嶺南元素是越來越少;普羅大衆不知“嶺南文化”爲何物。毋庸諱言,嶺南文化正面臨不斷消解的危機。相對于李遠哲因“中研院”原來的人文藝術氣息不足而“深以爲憾”,以及歐豪年先生將嶺南文化、嶺南畫風傳播到台灣並且積極弘揚,慨然捐贈,促成台灣嶺南美術館的成立的態度和作爲,作爲地道嶺南人的我們,筆者因此而呼籲:向台灣人民學習,弘揚嶺南文化,盡快讓“本地姜”辣起來。

  延伸知識

  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是指廣東籍畫家組成的一個畫派。這一畫派是在西方藝術思潮的沖擊下,近代中國藝術革新運動中逐步形成的。“嶺南畫派”注重寫生,融彙中西繪畫之長,以革命的精神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改造中國畫,並保持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特色,創制出有時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氣氛酣暢熱烈、筆墨勁爽豪縱、色彩鮮豔明亮、水分淋漓、暈染柔和勻淨的現代繪畫新格局。創始人爲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它是嶺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國優秀文化之一,它和粵劇、廣東音樂被稱爲“嶺南三秀”,是中國傳統國畫中的革命派,是中華民族繪畫史上的一個重要民族繪畫流派。

  嶺南畫派主要特點有:

  一、主張創新,以嶺南特有景物豐富題材;二、主張寫實,引入西洋畫派;三、博取諸家之長;四、發揚了國畫的優良傳統,在繪畫技術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沒骨法”,用“撞水撞粉”法,以求其真。 嶺南畫派始于晚清時期,二高一陳即爲早期著名創始人,二高即爲高劍父、高奇峰,一陳即爲陳樹人,其弟子多成名家,形成一海內外華人都喜歡的著名畫派。
網路拜拜, 阿里山烏龍茶,玄關門,台北花店,壓克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ingxing123 的頭像
    xingxing123

    生活資訊全接觸

    xingxing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